我说交易员经常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分辨多空,这一点应该没人反对。我们看多看空,看的是什么?看新闻也好,看交易信息也好(价格、成交量、持仓等等),这些数据反映的都是市场的主流预期,或者说情绪。这个情绪分两个方向,一个是多,一个是空。
市场很少有形成完全共识的时候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阶段性的多空都是互相转换的,是比较势均力敌的.大多数情况下,市场是震荡的,而非趋势的。 任何一个品种,包括经济数据也是这样,大多数情况下是比较平稳的、是多空互相转换的,很少会产生持续的、在某一个方向上的趋势性变化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就会发现,70%的情况下,大多数品种的价格数据是震荡的,只有在30%的情况下,会产生趋势性的行情。而所谓的趋势,一般就是形成共识的时候,但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。
所以,市场的多头和空头都是有自身的逻辑的。
交易员自己不要有什么观点,而是要去分析市场多空双方的观点。去衡量多头和空头哪一个更站得住脚,哪一个可能被证实或者证伪,你才能利用他们的观点。
分辨多空哪一方的逻辑站不住脚,要从体系框架、品种变量的角度去推理。但其对手盘的预期也不一定完全是错误的,这就是刚才说的,多空双方的想法不见得是对的,也不一定是错的,因为事实是基于未来的,而未来是在变化的,同时未来也是会被当时的数据证实和证否的。
最常见的情况是什么?就是匹配的周期不同,什么意思呢?比如多头认为经济没问题,而空头认为经济垮了。现实中最普遍的情况是什么?从长期来讲经济是没问题的,但是短期确实有打击,所以就形成了多头和空头的区别。
也就是多头看的时间周期长一点,空头看的周期短一点,所以产生了这种分歧。明确了这一点之后,你就明白,市场很大概率会先形成一个下冲,然后再持续修复上冲。当你理解了多空两方的逻辑,就可以去推理中线和短线的情况。
因此要分辨在什么情况下,哪些数据、哪些事件会对多空双方的逻辑进行证实和证伪,当证实或者证伪的时间来临的时候,被证伪的一方就会转变方向。
比如到这个点,空头被证伪了,他就会转向,空头平仓,其实就变成一种被动性的多头了,此时多头的方向就会加强,多头就会转向,市场就会形成共识,价格就会转变方向。转变后的持续程度,以事件的性质、被证伪预期的长度,以及被证伪的预期在之前被公认的程度作为基础。这三点决定了空头被证伪后,多头延续的时间多长,包括幅度是多大。
下图中,红色线代表资产的价格,它有一个震荡的走势,其实这个走势是什么含义?上面的蓝色线代表空头的逻辑,因为到这多头就不跟了,空头就下来了。下面的绿色线,也就是低点的连线,代表多头的逻辑,一旦到这之后空头就不抛了,多头就开始进场。但是之前说过,它是不会持续的,这种预期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候会被证实或者证伪。